• 1.02 MB
  • 2023-04-27 21:48:05 发布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天气炎热,想想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就浑身凉爽.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B.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C.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D.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2.某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一些光现象的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会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3.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
A.
重力与质量关系图象
B.
非晶体凝固图象
C.
匀速运动速度图象
D.
入射角与反射角关系图象
4.如图所示,试管A和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中的水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则( )

A.烧杯B内的水沸腾的同时试管A内的水也沸腾
B.烧杯B内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试管A内的水会沸腾
C.烧杯B内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仍会沸腾
D.烧杯B内的水沸腾后,即使继续加热,试管A内的水也不会沸腾
5.有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 cm
B.8 cm
C.10 cm
D.18 cm
6.2010年南通体育中考评分标准规定:1000米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分34秒.小明参加考试时,前500米的平均速度为6m/s,后500米的平均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B.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m/s
C.小明在本次参试中不能取得满分
D.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是4m/s
7.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透镜L一定是凸透
B.光屏上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C.透镜L对光线一定起发散作用
D.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8.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根据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10.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1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少
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力敲打鼓面,纸面上的纸屑会跳起
12.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二、填空题:
13.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16.43cm、16.44cm、16.42cm,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_________,这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__________cm.
14.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__________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闻其声知其人”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某种昆虫飞行时,40秒内翅膀震动160次,则它振翅的频率为__________Hz,这样的频率是下面表格中__________的听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