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 MB
  • 2023-11-15 08:30:07 发布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4分)1.(1分)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下列属于孔孟学说的是(  )A.仁者爱人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法治、中央集权2.(1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D.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3.(1分)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时间208年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战役特点以少胜多战役结果孙刘联军取得胜利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4.(1分)他力主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北方礼乐行政、民情俗尚与汉族封建社会无异,致使江南人士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之叹。他是(  )A.北魏孝文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5.(1分)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如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  )A.隋朝、五代、宋朝B.隋朝、宋朝、元朝C.明朝、隋朝、宋朝D.商朝、三国、隋朝6.(1分)宋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  )n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7.(1分)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造纸术B.形成了诗创作的繁荣局面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火药开始用于军事8.(1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权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行省B.澎湖巡检司C.中书省D.台湾府9.(1分)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0.(1分)“很多汉人目睹了清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唯一的希望。而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支持。”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1.(1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B.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n12.(1分)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再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百年屈辱,民族抗争C.国家分裂,民族交融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13.(1分)“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4.(1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中国人站立起来”的准确理解是(  )A.禁止跪拜礼,废除老爷称呼B.新中国成立,举行开国大典C.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举行15.(1分)50年前尼克松访华,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理解正确的是(  )A.消除分歧B.结为同盟C.正式建交D.结束敌对16.(1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7.(1分)“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介绍(  )A.内蒙古自治区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n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18.(1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B.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C.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美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1分)在“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一名初三同学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文物图片。如图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A.废藩置县B.推行地税改革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20.(1分)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进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现代炸药的发明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21.(1分)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搜索“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关键词。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新经济政策B.俄国十月革命C.斯大林模式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1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如图年代尺,③处应填(  )A.德军突袭波兰B.日军偷袭珍珠港n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日本签署投降书23.(1分)观察如图,推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  )A.欧共体的成立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B.欧盟的建立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C.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24.(1分)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中以“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为职能的国际组织标志是(  )A.B.C.nD.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25.(8分)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举国同悲,人们深深怀念这位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也引发了人们对农业问题和粮食问题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材料一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称为“①  ”的统治局面。﹣﹣改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1)请将材料一①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的农业措施。材料二(2)据所学知识指出A阶段推动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并分析从A阶段到B阶段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材料三﹣﹣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农村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农业发展有何意义?n材料四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计划,美国在1933年将1000多万英亩成熟待摘的棉花耕掉。面对混乱不堪、无序竞争的美国经济,罗斯福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从而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摘编自郝承敦《西方向东方借鉴的发轫一论罗斯福“新政”中的“计划经济”》(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经济“混乱不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罗斯福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手段?(5)通过以上材料探究,你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粮食增长需要哪些重要因素?26.(9分)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物定格历史】(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下图文物属于  (①第一手史料②第二手史料),并请写出该文物的地位。【史料归纳历史】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2)史料中“新思想、新理论”主要指哪些?并归纳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表格分析历史】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n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3)据如表概括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新闻记录历史】“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而且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3月28日(4)新闻中展示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在什么时代取得的成就?27.(9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彼此之间的交流日趋复杂与多样,人类社会在封闭与开放、奴役与解放、霸权与主权、失衡与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明传播】材料一我们是文明的使者勇士们:我们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我们的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  。这不仅仅增进了我们同亚非国家与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还开创了  海上交通线。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前进!我的勇士们!发言人:郑和(1)穿越时空,请你以郑和的身份完善材料一发言稿。【殖民扩张】材料二工业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加深刻地改造了英国。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凭借着廉价的商品和海上优势,英国打着“自由贸易”n的旗号,强行打开了亚非拉美国家的大门,瓦解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把它们卷入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并写出“英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的标志性事件。【秩序重建】材料三(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二的形成与哪一会议的决定有关?从图一到图二,德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此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危机迭起】材料四(4)面对材料四中的这些危机,请你任选其一并提出有效建议。n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4分)1.(1分)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下列属于孔孟学说的是(  )A.仁者爱人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法治、中央集权【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故A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主张,排除B;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C;法治、中央集权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1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D.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这一措施是郡县制。郡县制的直接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B项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排除A项;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排除C项;n焚书坑儒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1分)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时间208年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战役特点以少胜多战役结果孙刘联军取得胜利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赤壁之战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在赤壁进行大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为赤壁之战。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赤壁之战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4.(1分)他力主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北方礼乐行政、民情俗尚与汉族封建社会无异,致使江南人士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之叹。他是(  )A.北魏孝文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结合孝文帝迁都的影响分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故A正确。BCD与迁都洛阳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局面奠定基础。n5.(1分)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如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  )A.隋朝、五代、宋朝B.隋朝、宋朝、元朝C.明朝、隋朝、宋朝D.商朝、三国、隋朝【分析】本题考查历代王朝的起止时间,掌握历代王朝的更替。【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故①是商。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时期,故②是三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故③是隋。故D符合题意;夏朝之后是商朝,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历代王朝的起止时间,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6.(1分)宋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解答】宋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影响。7.(1分)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n“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造纸术B.形成了诗创作的繁荣局面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出现了最早的造纸术是在汉代;形成了诗创作的繁荣局面是在唐朝;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8.(1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权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行省B.澎湖巡检司C.中书省D.台湾府【分析】本题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依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历史上中央政权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澎湖巡检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元朝时台湾就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当时台湾的名称是琉球。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9.(1分)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nB.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属于其主观动机,但在客观上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符合“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含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0.(1分)“很多汉人目睹了清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唯一的希望。而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支持。”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解答】据材料“很多汉人目睹了清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唯一的希望。而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支持”可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一变化的背景是《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人们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出路。故选:D。【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掌握《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11.(1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B.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n【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以及影响等知识。【解答】根据材料“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可知,中央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即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经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排除A项;秋收起义后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排除B项;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点评】重点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以及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1分)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再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百年屈辱,民族抗争C.国家分裂,民族交融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分析】本题考查重要人物所反映的时代特征,重点掌握林则徐、张謇、佟麟阁的事迹。【解答】从题干重要人物分析,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背景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佟麟阁在七七事变中领导二十九军坚决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后壮烈牺牲,从这些人物的贡献中看出是百年耻辱,民族抗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时代特征,要注意掌握林则徐、张謇、佟麟阁的主要贡献。13.(1分)“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分析】n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发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解答】A、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蘑菇战术,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A不符合题意。B、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歼敌5.6万余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故B不符合题意。C、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故C符合题意。D、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14.(1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中国人站立起来”的准确理解是(  )A.禁止跪拜礼,废除老爷称呼B.新中国成立,举行开国大典C.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举行【分析】本题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n为切入点,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国人站立起来”的准确理解是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C。【点评】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5.(1分)50年前尼克松访华,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理解正确的是(  )A.消除分歧B.结为同盟C.正式建交D.结束敌对【分析】本题借尼克松访华的史实,考查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理解,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加以分析。【解答】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不代表两国之间消除了分歧,A不符合题意。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不代表两国之间结为同盟。B不符合题意。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D。【点评】本题借尼克松访华的史实,考查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理解,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加以分析。16.(1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五大的内容的相关史实。识记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的史实。【解答】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故选:B。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五大的内容的相关史实。17.(1分)“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介绍(  )A.内蒙古自治区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分析】本题考查澳门回归。需要掌握澳门回归的时间和意义。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可知,反映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结合所学可知,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澳门回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18.(1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B.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C.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美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英、美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BC是历史事实。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19.(1分)在“图说世界改革史”n活动中,一名初三同学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文物图片。如图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A.废藩置县B.推行地税改革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在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土地政策,不是政治、军事、文化政策,排除ACD三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0.(1分)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进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现代炸药的发明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解答】依据题干“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内燃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内燃机以石油作为燃料,因此推动了石油产量的猛增,B正确;蒸汽机的改进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了煤的大量开采,A排除;现代炸药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是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C排除;飞机是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之一,故D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1.(1分)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搜索“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关键词。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nA.新经济政策B.俄国十月革命C.斯大林模式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的相关史实。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解答】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据“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关键词可知,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俄国十月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22.(1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如图年代尺,③处应填(  )A.德军突袭波兰B.日军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日本签署投降书【分析】本题以年代尺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德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因此③处应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项正确;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A项;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B项;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排除D项。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n23.(1分)观察如图,推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  )A.欧共体的成立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B.欧盟的建立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C.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重点掌握欧共体的发展。【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51到1970年,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显著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立,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A项正确;1993年,欧盟的建立,排除B项;1990年以后,美国出现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排除C项;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4.(1分)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中以“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为职能的国际组织标志是(  )A.nB.C.D.【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识记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解答】根据“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決贸易争端”结合所学可知这个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对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组织实施其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和协议,协调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关系,为其成员国提供处理各项协定和协议有关事务的谈判场所。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故选A;B是欧盟的旗帜,排除;C是亚太组织的标志,排除;D是联合国的标志,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25.(8分)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举国同悲,人们深深怀念这位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也引发了人们对农业问题和粮食问题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材料一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称为“① 文景之治 ”的统治局面。n﹣﹣改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1)请将材料一①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的农业措施。材料二(2)据所学知识指出A阶段推动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并分析从A阶段到B阶段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材料三﹣﹣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农村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农业发展有何意义?材料四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计划,美国在1933年将1000多万英亩成熟待摘的棉花耕掉。面对混乱不堪、无序竞争的美国经济,罗斯福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从而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摘编自郝承敦《西方向东方借鉴的发轫一论罗斯福“新政”中的“计划经济”》(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经济“混乱不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罗斯福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手段?(5)通过以上材料探究,你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粮食增长需要哪些重要因素?【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根据材料一“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n可知,西汉初年的农业措施是轻徭薄赋、官兵复员为民、释放奴婢为民、减轻农民负担、减轻赋税和徭役。(2)据所学知识可知,A阶段即土地改革时期推动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从A阶段到B阶段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从私有制到公有制。(3)材料三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4)据材料四“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计划,美国在1933年将1000多万英亩成熟待摘的棉花耕掉。面对混乱不堪、无序竞争的美国经济,罗斯福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从而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混乱不堪”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危机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此罗斯福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手段是政府干预,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等。(5)通过以上材料探究,我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粮食增长需要恰当的政策,健全的法律,适时的改革,维护农民的利益等重要因素。故答案为:(1)文景之治;轻徭薄赋、官兵复员为民、释放奴婢为民、减轻农民负担、减轻赋税和徭役。(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从私有制到公有制。(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4)经济大危机或1929﹣1933年经济危机;立法;政府干预,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等。(5)恰当的政策,健全的法律,适时的改革,维护农民的利益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景之治、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相关史实。n26.(9分)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物定格历史】(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下图文物属于 ① (①第一手史料②第二手史料),并请写出该文物的地位。【史料归纳历史】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2)史料中“新思想、新理论”主要指哪些?并归纳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表格分析历史】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3)据如表概括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新闻记录历史】“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n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而且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3月28日(4)新闻中展示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在什么时代取得的成就?【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传播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图片文物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属于第一手史料,该文物的地位是《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史料中“新思想、新理论”主要指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是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3)据表格看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下降或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新闻中展示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在信息时代取得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在社会也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故答案为:(1)①;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3)不断下降或减少;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信息时代。【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传播等相关史实。n27.(9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彼此之间的交流日趋复杂与多样,人类社会在封闭与开放、奴役与解放、霸权与主权、失衡与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明传播】材料一我们是文明的使者勇士们:我们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我们的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不仅仅增进了我们同亚非国家与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还开创了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线。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前进!我的勇士们!发言人:郑和(1)穿越时空,请你以郑和的身份完善材料一发言稿。【殖民扩张】材料二工业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加深刻地改造了英国。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凭借着廉价的商品和海上优势,英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强行打开了亚非拉美国家的大门,瓦解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把它们卷入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并写出“英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的标志性事件。【秩序重建】材料三n(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二的形成与哪一会议的决定有关?从图一到图二,德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此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危机迭起】材料四(4)面对材料四中的这些危机,请你任选其一并提出有效建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鸦片战争、雅尔塔会议、德国分裂、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解答】(1)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2)据材料二“工业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加深刻地改造了英国。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凭借着廉价的商品和海上优势,英国打着‘自由贸易’n的旗号,强行打开了亚非拉美国家的大门,瓦解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把它们卷入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英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强行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3)据材料三图二“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的形成与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有关。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从图一到图二可知,德国出现分裂。此变化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4)面对材料四中图三“冰山融化”、图四“新冠病毒”、图五“俄乌战争”这些危机,对图三提出的有效建议可以为爱护环境;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对图四提出的有效建议可以为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对图五提出的有效建议可以为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和平等。故答案为:(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答“亚非”也可)。(2)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任答一点)鸦片战争。(3)雅尔塔会议;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4)图三:爱护环境;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图四: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图五: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和平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和下西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鸦片战争、雅尔塔会议、德国分裂、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史实。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814:32:02;用户:山东省北镇中学;邮箱:bzzx001@xyh.com;学号:44838527